国产综合精品,国产精品久久久av久久久,国产亚洲精品久久19p,国产女人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,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

您的位置:首頁 >國內 >

我與特區(qū)共成長丨那年,家有電話如獲至寶

2021-12-31 13:11:09    來源:廈門日報

●王珍琛

廈門經濟特區(qū)已經步入“不惑之年”,有幸在特區(qū)工作和生活的我,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城市“一日千里”的變化,也享受著發(fā)展帶來的紅利。通信業(yè)的飛速發(fā)展是每個市民都能體會到的。我親身經歷了這種發(fā)展變化,所以有著刻骨銘心的記憶。

我是上世紀五十年代末從晉江移居廈門的。當時在農村就向往城里人“樓上樓下電燈電話”的幸福生活,可是到了城市,才發(fā)現電話如此稀罕:我家周圍只有一家食雜店有一臺手搖電話。打電話不收錢,如果外面來電話,食雜店代為傳呼,每次收五分錢。在電話稀缺的年代,這部電話為附近居民的生活發(fā)揮了不小的作用。

上世紀七十年代末,我在香港的親人為廈門引進了來料加工業(yè)務,我因此不時得和香港的親人聯系。要命的是,食雜店搬走了,“傳呼電話”沒有了,我和香港親人的聯系只能靠電報??墒牵妶蠓浅2环奖?,一是信息不能及時傳送,雙方無法及時溝通,二是許多時候電報表達不清楚。我心里盼著,要是家里有電話就太好了。說來也巧,中山公園西門附近廈門市歌舞團(今廈門歌舞劇院)面對玄妙巷開了個大門,鄰居李大爺在傳達室值班,這樣,李大爺就成了義務“傳呼”,雖然我往香港打電話還得去新華路的郵電局,但接電話可方便多了。還有更巧的,廈門市集郵協會在原工人文化宮舉辦集郵展覽,市郵電局的領導到展場關心參展的郵友,我和他素昧平生,交談中,我向他抱怨申請裝電話太難了,請他支持,他當時并未表態(tài),我也不敢奢望,因為當時全廈門市也只有區(qū)區(qū)三千門電話。想不到在這位領導的支持下,1980年我裝電話的夢竟然實現了!

上世紀八十年代初,家里裝電話是可以“顯擺”的。記得大約兩年后,我去福州金雞亭療養(yǎng)院療養(yǎng),同房間的“療友”是來自南平的林先生。有一天,病區(qū)的護士來通知我,說家里來電話。我接完電話,林先生問:“你家里裝了電話?”我如實說有。他的反應令我驚訝:“哇!你是校長?!彼贸鲞@個結論竟然是因為我家里裝了電話,不管我怎么解釋和辟謠,“王校長”的稱呼不脛而走,直到我離開療養(yǎng)院,只好委托病區(qū)的蔡醫(yī)生務必澄清。這個故事說明,當年私人裝電話確實不容易。

廈門大批市民圓了電話夢,時間大約在上世紀九十年代。1990年春,市郵電局曾兩次大規(guī)模公開“放號”,首先是在檳榔小區(qū),兩天放了500多個號,十天后,又在民族路公開“放號”,兩次公開“放號”實在感人,難怪被媒體稱為“太陽傘下的透明”。當然,在電話還不普及的當年,并不是大家都想裝電話的。我的一位同事陳老師就說:“有電話遇到急事用一次足矣!”

電話、傳呼機、大哥大、手機、智能手機——科技發(fā)展日新月異,現在,通信科技的發(fā)展更是快得讓我們這些老人有應接不暇之感。如今,許多人家里都不用電話了,要通話有手機,要想視頻聊天可以用微信,再提沒有電話的往昔,真有恍如隔世之感。

關鍵詞: 電話 食雜店 放號 家里 郵電局

相關閱讀